又名小红芝,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苏、福建、海南、云南、广西、湖南等省区。子实体一年生,有柄,木栓质。
菌盖近圆形,半圆形或近扇形,有时呈不规则形,2-2.7×2.4-4.5cm,厚0.5-1.5cm,表面红褐色或紫褐色,有时呈黑褐色,有似漆样光洚,有同心环沟和环纹并有纵皱;边缘钝或呈截形;菌肉分二层,上层木材色到淡褐色,近菌管处呈褐色到暗褐色,厚0.1-0.3cm;菌管长0.3-0.5cm,褐色;孔面白色或近白色;管口近圆形,每毫米4-6个。
菌柄背侧生或背生,长5-12(-24)cm,粗0.4-0.7(-0.9)cm。通常呈紫褐色或紫黑色,有光泽,常粗细不等并多弯曲。皮壳构造呈拟子实层型,淡褐色,组成菌丝顶端膨大,顶端宽5-7.5um,长20-30um。
菌丝系统三体型:生殖菌丝透明,薄壁,直径3-4.5um;骨架菌丝淡褐色,厚壁到实心,树状分技,骨架干直径3-4.5um,有时一端与薄壁生殖菌丝相连,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状无色缠绕菌丝,有时有些分枝可形成薄壁生殖菌丝;缠绕菌丝无色,厚壁,分枝,直径1.5-2um。
担孢子卵圆形,顶端多脐突,少数稍平截,双壁,外壁无色透明,平滑,内壁淡褐色,无小刺或小刺不清楚,8.7-11.6 (-12.1) ×5.8-7.8um(原始记载是10-12(-13)×6.2-8.7um)。
摘自:1.网站文献-灵芝的种类与功效 作者:fat_gua.(2012)
2.部分内容摘自《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》
3.赵继鼎,张小青.《中国的灵芝》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82
引用日期2016-01-06